2月15日,终于迎来了重磅消息,住建部宣布:历时3年,动用260多万人,终于摸清了我国庞大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“家底”。我们的“家底”到底如何,先卖个关子。
12月27日,央行公布的《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》显示,未来3个月,16.0%的居民打算购房,这一比例大幅低于三季度的17.1%,并创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(2016年二季度比例为15.1%)。同时,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居民比例仍在降低。
纵观2022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,多种多样的需求端宽松政策未能给销售带来明显起色,市场远超预期的深度调整让房企在流动性承压之下艰难喘息。
2022年就这样即将过去了,无论好与坏都将成为历史,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,未来楼市走向如何?其实,一切都能在2022年找到蛛丝马迹。在这一年里,有一些关键词能概括出某个时段的楼市特点,也决定着未来房地产的应对策略及走势,这些关键词层层递进、相互影响,构成了2022年的房地产时代特征。
2022年,房地产行业在低谷徘徊,房企艰难求生,被业内称之为“至暗时刻”。这一年,很多房地产大事发生,反映出了艰难一年中市场变化和房企百态。
2022年1-11月,邯郸市同比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。邯郸商品住宅新房共成交159.73万平方米,同比减少48.35%,总成交额149.97亿元,同比减少49.40%。
在这之前,许多国家的房地产牛市已持续十年甚至更久。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在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,全球主要经济体房价飙升至历史新高,房价泡沫风险迅速累积。
11月8日,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文称,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,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,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(“第二支箭”)。有分析认为,这将有效缓解民营房企信用收缩问题,促进民营房企融资恢复,合计年内有近万亿资金直接支持房地产企业。
近半年来,北京新房市场面临着较大的去化压力,2022年前9月新房月均成交量为5000套左右。中原地产数据显示,10月北京新建住宅单月网签套数仅为4224套。
下半年以来,各地刺激购房需求释放的政策不断出台,包括松绑限购、限售等,房贷利率一降再降,居民购房需求疲软,至今年10月,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8%;1-10月累计同比跌幅仍达到40%。
2022年至今,整体市场热度在低位徘徊。虽然融资政策面出现了适度放松,但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拉动作用,覆盖面有限且发债规模相对不大,多数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。
11月1日,财政部公开《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要求加快对房屋、土地、车辆等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,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,真正落实紧日子要求。